都龙镇助农增收应对危机新作为
发布时间:2009年03月09日 00:00 文章来源:马关潮
|
都龙镇,是文山矿产重镇,也是文山经济文化都相对比较发达的乡镇,到都龙的掏金者有全国各地的企业人士、商业人士、科技人士等,是一个东西南北大融合的乡镇。都龙镇的市镇建设也算是文山州数一数二的,高楼耸立、私家大小宾馆相近于县城的规模、宽畅的街道,直观的看,都龙人的发展确实很快。 然而,自2008年国际金融危机以来,都龙的情况发生了较大变化。主要是受国际金融危机的影响,国际锌价由原来3.6万元一吨降到现在的1.05万元一吨,铟从1500万元一吨降到现在的240万元一吨,锡从16万元一吨降到现在的9.5万元一吨,铜从6.1万元一吨降到现在的2.85万元一吨,铁从720元一吨降到现在的150元一吨,硫从300元一吨降到现在的50元一吨。国际原材料降价,使都龙的矿产企业受到了严重影响,进而对都龙农民的生产生活也造成了一定的影响。自清朝年间,都龙就一直以矿产为主业,近一个世纪的历史,都龙的部分农民都形成了“重矿轻农”、“重矿轻畜”的习惯做法,都龙镇附近的农民都很少从事农业生产,大多都是请工做,也不习惯种蔬菜,都龙镇的蔬菜都来自边远的山村或马白镇。 2008年下半年,矿产品价格下跌后,过去在矿山打工每年上千或几千元的收入,现在一下子一分钱都没有了,怎么办?致使社会一种不安全、不稳定的因素潜在的存在着,随时有爆发的可能。应对这一复杂的特殊时期,都龙镇党委、政府积极因势利导,结合各村的实际,为农民想办法、出主意。一是稳定农村经济的平稳持续发展;二是积极推进家庭经营向发展农户联合与合作,形成多元化、多层次、多形式经营服务体系的方向转变。三是积极扶持集体经济发展,增强集体组织服务功能。如他们帮助都龙村委会水沟村组建集体经济。都龙镇党委政府很有超前意识,2008年9月以前,他们组织调研组分别到周围的村寨进行认真调研,并根据各村的实际情况积极探索帮助农民解困、增收的新路子;如针对水沟村耕地少、人均仅有0.56亩地、距乡政府所在地很近(约3.8公里)、受矿山停产后影响较大、有部分农民工返乡、部分农民工都有一技之长等实际,积极发挥能人的作用、区位优势的作用,引导他们大力发展集体经济。2008年水沟村小组以群众集资入股的形式等筹资30万元,建起了水沟村彩瓦厂,全村37户参与了入股。厂址位于村旁,占地2亩,于2008年9月正式投产生产。目前,彩瓦厂每天可以生产彩瓦500匹,每匹除去成本有0.3元的收入,每天有150元的净收入,初步计算一年可实现利润5.4万元,可以解决10人的就业问题,并有良好市场前景。它的市场主要来自于各村的新农村建设,随着都龙镇乃至马关县新农村建设步伐的加快,彩瓦的销售有一定的市场。同时,镇政府还可以采取统筹兼顾的办法,将他们生产的彩瓦直接采购后用于其它村的新农村的建设。 又如,乡镇党委政府根据都龙镇村委会大树脚村的村情,以及农民自愿,积极引导农民进行土地流转,发展集体经济,促进该村经济向规模化、集约化迈进。自2006年6月至2008年9月以来,组织群众分两批、共70余人分别到西畴、丘北等地对杨梅的种植情况进行考察,在群众自愿的基础上,镇党委、政府给予5万元的资金扶持,用于购买种苗、农药、农膜等物资,扶持和带动该村杨梅基地的建设。同时,还积极争取农技站的技术支持,举办科技培训班8期,参训农民达460余人次。农技站组织技术人员从杨梅种苗的考察、引进、整地、栽培、管理等环节实行全程指导服务,目前,600多亩大树脚村杨梅长势喜人。 再如,都龙村委会的来龙村,通过政府扶持,群众自愿入股的形式,筹集资金15万元,组建“来龙酒业协会”。目前酒业协会已初具规模,酒厂占地2亩,入股群众30余户。酒厂主要酿制玉米酒,产品销售整个都龙镇以及马关县城,产品深受市场欢迎。 从以上都龙镇党委政府的做法来看,它不仅是符合《中央关于加快农村改革若干重要问题的决定》的精神和中央2009年1号文件《关于促进农业稳定发展、农民持续增收的若干意见》的精神。同时也十分符合都龙这一热点地区在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给过去的重矿乡镇带来的经济社会影响的实际。从2008年至今,国际金融危机一直在持续蔓延,世界经济增长明显减速,国际金融危机对我国经济的负面影响日益加深,对农业农村发展的冲击不断显现。而作为都龙镇的影响可为是最为明显的了,由于矿业的发展,一个镇有近400--500人的失地农民,加之部分农民工返乡,而矿山又停产,当地矿山农民工也无事可做,处于闲置状况,在这一特殊的条件下,都龙镇的以上做法可以说是为当地农民群众解困、促进农民增收、稳定社会、科学应对国际金融危机的最明智的选择。(周维丽) |
|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