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况】都龙镇地处马关县东南部,东邻麻栗坡县猛硐瑶族乡,南与越南河江省黄树皮、箐门两县接壤,西南接金厂镇,西与夹寒箐镇连接,北靠马白镇,镇人民政府驻地距马关县城21千米,行政区域面积211.68平方千米,国境线长达58.4千米。全镇辖8个村(居)委会154个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彝、傣、瑶等11个民族11012户37391人,其中少数民族25843人,占总人口69.12%。全镇耕地面积34396亩,其中田8642亩,占25.13%;地25754亩,占74.87%。都龙镇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其特点是低坝河谷炎热中山浅丘温暖,高山温凉,冬无严寒,夏无酷热、干雨季分明。年平均气温17℃,无霜期年平均350天,年平均日照时数1804小时,年平均降水量1345毫米。都龙镇境内最高海拔2579.3米,最低海拔350米,有物种丰富的省级自然保护区——老君山自然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42.19%。境内矿产资源丰富,现已探明的矿产有锡、铜、锌等30余种,其中锌储量365万金属吨,锡矿储量达30万金属吨,素有“中国第三锡都”之称。已探明的铟金属储量达3779吨,占全省的70%以上,占全国的42%左右,占全球30%左右,是全国第一大铟资源基地。
【经济社会发展思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州、县决策部署,坚持稳中求进工作总基调,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统揽经济社会发展全局,围绕州委陈明书记调研都龙专题会议确定的发展要求,做大做强现代工业和沿边开放两篇文章。深入实施“农业稳镇”,稳步推进“工业强镇”,严格落实粮食安全行政首长责任制,持续稳定粮食种植面积和产量。深入探索“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引导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发展以沃柑、香蕉为主的热区水果5万亩以上,以砂仁、草果为主的中药材2.5万亩以上。继续加强重大动物疫病防控工作,大力引导支持家庭养殖、规模化养殖。突出国家重要矿产资源后备基地优势,支持云南华联锌铟股份有限公司实施“倍增翻番”计划,努力建成国家重要矿产资源供应和研发加工基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加快新型工业化发展步伐。努力把都龙建设成为兴边富民示范镇。
【干部职工】2021年末,全镇干部职工共85人,其中:少数民族33人,占38.82%;女干部31人,36.47%;本科及以上文化程度49人,占57.65%;大专24人,占28.23%;中专、高中12人,占14.12%;初中0人。
镇党委书记:李平富(2021.03~)
杨绍永(~2021.03)
人大主席:谭信安(~2021.12)
人大主席候选人:李光进(2021.12~)
镇 长:万朝生(~2021.12)
代理镇长:盖军中(2021.12~)
副 书 记:冯育高(2021.07~)
代文武(~2021.07)
王光森(挂职,~2021.10)
吕远桢(兼,2021.07~2021.12)
梁大伟(挂职,2021.07~)
政法书记:冯育高(2021.07~)
代文武(~2021.07)
纪委书记:赵明珠(女,2021.01~)
副 镇 长:赵寿进(2021.02~)
赵明洪(~2021.01)
徐广博(兼,~2021.07)
陶玉林(苗,~2021.04)
李俊忠(苗,~2021.12)
刘 超(苗,挂职,2021.01~)
郑万庆(兼)
组织委员:周德辉
宣传委员:赵雪梅(女,2021.02~)
陈云飞(女,~2021.02)
党委委员:王海秀(女,2021.04~)
武装部长:孔繁瑞(2021.02~)
熊正光(苗,~2021.02)
【乡村振兴】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严格落实“四个不摘”要求,进一步做好防止返贫致贫监测预警研判工作,加大劳动力素质培训、技能培训和转移就业力度,持续巩固脱贫成果。认真谋划“十四五”规划,扎实开展干部规划家乡,加快完善村庄规划,加快发展壮大农村集体经济,深入开展农村人居环境整治行动。全面铺开美丽乡村建设,重点打造南北村小组、后山村小组、黄果树村小组、金竹坪村小组、南松上下村小组等8个洁美乡村建设。推动茅坪村委会建设成为全省现代化边境小康示范村。统筹发挥好驻村工作队,继续引进培养乡土人才,推动各类要素向农村聚集。全面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完善了村庄规划,进行了“百村示范、千村整治”“厕所革命”等重点工程建设。
【集体经济】加快农业产业化发展步伐,着力打造“一村一品”经济,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全镇有发展农民专业合作社31个,涉及种养殖、工矿等产业,注册资金达6000余万元,有社员5200余人,带动农户3000余户。2021年,都龙镇整合财政统筹涉农资金609万元,用于镇8个村(社区)以货币资金形式入股马关南山园区综合开发有限公司建设马关县南山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建设项目等5个建设项目;投资马关县南山高原特色农产品深加工厂建设项目。通过投资入股分红方式,不断壮大村集体经济。开展“公司+基地+农户”经营方式,引导种养殖大户、合作社发挥示范带动作用,引导发展以沃柑、香蕉为主的热区水果5万亩以上,以砂仁、草果为主的中药材2.5万亩以上。
【农业】年内完成粮豆作物种植61542亩;完成良种推广30400亩(其中:杂交玉米22000亩、杂交水稻8400亩);完成优质粮油推广23850亩;完成玉米宽窄行种植8850亩、水稻条栽6500亩;间套种面积完成3000亩(其中:小春作物间套种植完成1200亩;大春作物间套种植完成1800亩)。完成旱地地膜覆盖栽培16100亩(其中:完成覆盖玉米9100亩,完成覆盖辣椒2000亩,完成覆盖马铃薯800亩,完成蔬菜覆盖面积4200亩)。农业科技培训完成21期,培训人数2000余人次,印发相关资料2000余份,咨询服务6500人次。测土配方施肥完成50510亩;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12701.7亩(其中:水稻完成3357.1亩,玉米完成7964.1亩;甘蔗完成1380.5亩)。认真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和良种推广、科技增粮等措施和各项产业扶贫政策,大力发展特色种植业,积极探索“企业+党支部+合作社+农户”的经营模式,着力推动脱贫户与新型经营主体建立利益联结机制,让农户在产业发展中享受政策扶持的同时得到土地流转收入、劳务收入和土地入股分红。
【林业】累计审批下达采伐商品材221个采伐点,蓄积9172.1立方米,材积6881.1立方米,林农获利344万余元;完成零星林木采伐213个采伐点,蓄积1575立方米、材积1200立方米;完成自用材审批12份蓄积87.4立方米、材积61.7立方米。2021年共按商品材伐区总数的20%抽取45个伐区进行伐中跟踪调查,均未发现有越界采伐和异地采伐现象发生。
【畜牧业】年内实现肉类总产量2779吨,禽蛋总产量11.2吨,全镇生猪存栏16011头,出栏肥猪17005头。大牲畜存栏10776头(匹)。其中:肉牛存栏10501头、肉牛出栏3810头;山羊存栏500只、出栏564只;家禽存栏104025只、出栏170858只,年内实现畜牧业产值14141万元;春秋两防完成猪口蹄疫注射14409头(次);牛口蹄疫注射9451头(次);羊口蹄疫注射450只(次);猪蓝耳病注射14409头(次);猪瘟疫注射14409(次)头;禽流感防疫注射93623羽(次);动物产地检疫5362头(匹)。
【工业】紧扣建设全国重要矿产资源后备和研发加工基地战略目标,认真落实促进工业经济发展各项措施,加强对企业的支持和配合,积极配合做好360万吨扩建项目推进,妥善协调处理企群矛盾纠纷,保障项目顺利推进。持续抓好矿业秩序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洗选矿、偷矿、违法排污等行为,加强重点领域重点行业和尾矿库监管,开展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和安全生产专项整治,矿区生产秩序进一步巩固。2021年,全镇共有工矿企业21户,注册工商户947户,2021年完成工业总产值44.89亿元。
【基础设施建设】持续加大对家庭房屋、农村道路、新农村建设等基础设施建设力度,有效改善人民群众生产生活条件。投入资金29.92万元,启动实施堡梁街村委会半坡灌溉沟渠建设;投入资金126万元,实施金竹山村委会新寨科技活动室、东瓜林村委会大新老寨科技活动室、堡梁街村委会大花山科技活动室建设,丰富了群众的业余文化生活。
【集镇建设】2021年底,棚户区改造项目已签订协议748户,兑现房屋征收补偿款39300万元,拆除房屋666户。安装违停自动抓拍球机15套,集镇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有效开展,在集镇范围内投放垃圾桶120个,果皮箱20个,垃圾运送车2辆,加强集镇卫生管理,人居环境得到改善;集镇配套设施和服务体系日趋完善,特色集镇创建加快推进,集镇公共服务功能不断强化。
【矿山秩序整治】坚持矿业开发秩序整治与环境整治并重,狠抓重点区域、重点流域整治,严厉打击非法洗选矿和非法收矿、捡矿、偷矿等行为,强化选矿企业尾矿库监管,安全生产责任体系不断健全,安全风险管控进一步强化。2021年,配合有关部门组织开展矿山秩序综合整治23次,开展矿山、消防、油站、选厂、道路交通等方面安全隐患集中排查整治65次、路查77次、累计出动车辆56辆次,出动工作人员170人次,共出动车辆18车次,出动执法检查人员40人次。非法收矿、捡矿、偷矿和私挖滥采等行为得到有效遏制,和谐稳定的矿区生产秩序得到进一步巩固。
【安全生产】认真落实安全生产工作“一岗双责”,坚持日常监管与集中整治相结合,切实加强对河道、消防、食品药品等领域的安全监管。2021年,开展烟花爆竹、危化品专项检查3次,常规检查4次,共出动检查人员35余人次,出动车辆8车次,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7项,发出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3份。开展选厂企业、木材厂、采石场常规安全检查34次,排查出各类安全隐患15项,发出安全隐患限期整改通知3份。配合县矿山整治组开展矿山安全生产专项整治1次,集中开展安全生产宣传教育活动5次,发放宣传资料900余份,受教育群众达1.5万余人次。
【道路交通整治】以预防重特大道路交通事故为重点,全面落实“三整顿、三加强”措施,切实加强道路交通整治。加大对都四线、都大线、都辣线、都坝线、水金线(水洞厂至茅坪段)、文都二级公路(都龙段)、石墨线(都龙段)等公路巡查力度,全年累计上路巡查各线30次,巡查里程共计1885千米,排查安全隐患30处,有效遏制交通安全事故发生。
【文化】全力抓好农村文艺队伍及基层文化阵地建设,累计组建农村文艺队24支480余人,群众演员300余人,组织开展各类文体活动36场次,群众体育文化活动更加活跃。成立陀螺训练基地2个,建成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试点2个、老年人活动中心1个、电子阅览室1个、图书室1个、农家书屋9个,配备图书3000余册,芦笙舞、打陀螺等民族民间体育文化得到有效传承和保护。为进一步提升边境行政村的美丽形象,因地制宜对辣子寨村委会围墙打造出一道长30米长的边疆基层党建文化长廊,集中展示在强边固防和乡村振兴中各基层党组织带领群众为美好生活团结奋斗的壮美画卷。文化长廊外墙以“建设好美丽家园,维护好民族团结,守护好神圣国土”为主题,融入壮族铜鼓、苗族芦笙、彝族火把节等少数民族文化元素,弘扬各民族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
【教育】全镇小学适龄儿童入学率达100%,初中生毛入学率达100%,实现义务教育适龄阶段无辍学生。“两基”成果得到巩固,教育均衡发展得到保障。全镇各校点教学楼房均达到A级安全稳固,学校内部管理不断加强,学风校风建设不断加强。
【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始终牢记习近平总书记“治国先治边、治国必治边”的政治嘱托,坚决扛起做好新时代强边固防工作的重大政治责任,全力以赴打赢强边固防疫情防控战役。建成边境立体化防控体系。全面落实物防、技防、人防措施,“三防合一”深层次抓牢强边固防和疫情防控工作。健全完善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疫情防控机制,全面实行五级段长负责制和五级网格长制,将全镇11012户全部纳入网格化管理,建立“十户联防”网格762个,将38.25千米边境线划成68段包保到人,成立机动巡逻队4支,义务巡逻队、党员巡逻队40余支,每天240余人“5+2”、“白+黑”不间断巡逻值守在边境一线。建成边境巡逻道22千米、物理阻拦设施38.25千米、联防所16个,优化设立卡点(哨点)135个,进一步筑牢边境一线“铜墙铁壁”。建设完成技防设施37.18千米,安装“周界预警摄像头”1662个,将数字化融入边疆基层社会治理体系。全面落实疫情防控常态化管控措施。全面落实“5+1”包保责任,全力做好全镇老“三非”和返乡重点人员管控工作。持续加强卡点巡逻值守规范化,强化物资保障、后勤保障、应急保障。完成茅坪方舱医院和集中医学隔离点建设,组织开展封镇、封村应急演练,切实提高应急处置能力。认真贯彻落实疫苗接种、核酸检测措施,组织动员广大人民群众开展疫苗接种工作,坚持每周对抵边村委会进行全员核酸检测,累计接种疫苗34676人,核酸检测67760人(份),结果均为阴性,进一步筑牢全民免疫长城。
【医疗卫生】认真落实医药卫生体制改革各项任务,扎实开展禁毒防艾、爱国卫生运动等工作;加大对医药市场监管力度,公共卫生服务水平有所提高。镇卫生院有住院楼1栋、办公楼2栋,辖区设8个村卫生室。在职在编医生48人,有乡村医生31人,镇卫生院有DR、彩色B超、肝肾功、全血分析、尿分析、心电图、洗胃机、心电监护仪等辅助检查,群众就医条件不断改善。2021年总诊疗人次66100人次,其中门诊人次65144人次。实现居民健康档案建档率完成率98.47%,电子建档率91.27%。开展65岁及以上老年人健康管理3026人,35岁及以上高血压患者规范管理2247人,35岁及以上2型糖尿病患者建档524人,规范管理人数439人。2021年全镇共开展各类宣传活动9次,发放各类宣传资料19种,5200份,播放音像资料8种,设置宣传栏10个,累计更换宣传栏54次;开展健康咨询活动累计9次,受益人数达450人;举办健康知识讲座60次,受益人数达1170人。
【社会保障】都龙镇扎实开展城乡居民基本医疗保险、养老保险、农村劳动力就业培训、企业退休人员社会化管理、社会保障卡办理等工作,社会民生取得积极成效。抓实转移就业,举办线下招聘活动1场,提供就业岗位4300余个,实现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1.3874万人,占全镇农村劳动力总数2.0327万人的68.25%,创历史新高。开发乡村公益性岗位安置困难人员就业321人,农村零就业家庭实现动态清零,兑现脱贫劳动力外出务工交通补贴829人62.97万元。创建就业扶贫车间1个,吸纳脱贫劳动力就地就近就业10人,充分释放创业带动就业“倍增效益”。实施职业技能培训4期199人,其中培训脱贫劳动力68人。强化低保动态管理工作常态化,实行每月开展低保动态一次,全镇共有城乡低保保障对象2283户4024人,累计发放保障资金1239.9736万元。特困供养人员108人(集中供养12人),累计发放供养资金120.7336万元。临时救助74户298人,累计发放临时救助资金27.29万元。
【武装工作】扎实做好民兵业务知识培训和经常性思想教育;严格执行民兵整组计划,扎实开展“双拥”工作和 “走边关”活动,全民爱边、守边、固边意识进一步增强,军政、军民更加团结。多渠道动员适龄青年报名参军,年内,为部队输送了9名合格青年,其中大学毕业生5名。
【综治工作】充分利用广播、宣传栏、宣传标语进行普法宣传,扎实开展警示教育。年内,共开展巡回法庭现场宣判会1次,警示教育大会3次,禁毒宣传活动3次,发放禁毒宣传资料3000余册,悬挂禁毒宣传标语10余条,深入抵边村寨开展法治宣讲40余场(次),覆盖党员群众8000余人次,切实维护边境和谐稳定。结合强边固防工作开展黑恶势力线索排查,持续在全镇范围内推行强边固防“十户联防”邻里守望模式,严厉打击非法组织、偷运出入国(境)务工、走私、境外黑社会入境发展渗透、利用“越南新娘进行诈骗”等黑恶势力。持续开展边境重点村寨专项整治行动,严厉打击各类涉黑涉恶走私违法犯罪活动。强化“军警民共建”联防联动,组建党员、民兵义务巡边巡界队,扎实开展缉枪治爆、社会治安综合整治、扫黄打非等专项行动,突出抓好抵边查缉工作,加强对跨境违法犯罪活动信息的搜集研判,扎实开展反走私综合治理和“三非”打击整治工作。年内,共查获妨害国(边)境刑事案件40起124人次,查获“三非”人员41人;查获走私案件28起33人,查获冻品13.6吨、活体牛73头、成品烟7905条,化妆品100包,奶粉10罐,总价值201.45万元;按照边境管控制度打击整治参与走私及偷越国(边)境4批次31人。通过打击惩处跨境违法行为,有效维护边境安全和稳定。不断畅通群众诉求渠道,扎实抓好信访维稳和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工作,成功化解矛盾纠纷200起。
【党组织建设】都龙镇党委共有基层党组织126个,其中:镇党委1个,村(社区)党委(总支)8个、联防所党总支1个,党支部116个(其中“两新”组织党支部29个)。全镇共有党员1040名,其中,女党员242名,占党员总数的23.27%;35岁以下党员238名,占党员总数的22.88%;60岁以上的党员181名,占党员总数的17.40%;少数民族党员612名,占党员总数的58.85%;大专以上党员145名,占党员总数的13.94%。青年人才党支部共有党员11人。2021年全年新发展党员19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