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机站
当前位置: 首页>走进马关>乡镇概况>正文

仁和镇

发布时间:2023年04月20日 15:16   文章来源:仁和镇   

【概况】仁和镇位于马关县南部,东接马白镇、夹寒箐镇,南邻小坝子镇、河口县桥头乡,西与木厂镇相连,北靠大栗树乡,距县城19公里。全镇辖13个村民委员会,184个村民小组,居住着汉、壮、苗等11个民族共8761户35834人,农业人口7795户33689人,占总人口的94.01%,少数民族人口3541户15409人,占总人口的43%。国土面积191.54平方千米,有耕地4.54万亩,人均占有耕地1.27亩,海拔在458米至1761.4米之间。全镇地形大致呈葫芦形,北窄南宽,中部和北部地势较高,东南边缘属河谷区。北部有木腊河由西向东横穿境内,东部、南部边缘有咪湖河、响水河环绕。从仁和镇南部的老岭坝、白果、沙坝、腻坡、大嘎吉、阿峨村委会地势由高到低倾斜延伸至咪湖河、响水河,自然条件和农业分布垂直变化较为明显,具有“立体农业”的特点。境内水资源丰富,建有天生桥、棉花山、大梁子、咪湖二级、咪湖三级等5个水电站。仁和、木腊、格洒村委会海拔较高、气候温凉,东南部河谷区气温高,湿度大,具有较大的热区开发价值。马河路(马关至河口)穿境而过,是通往红河州河口县的主要通道,交通便利,区位优势明显。全镇以农业为主,粮食主产水稻、玉米。经济作物有烤烟、商品蔬菜、砂仁、甘蔗、石斛、重楼、刺梨、李子、热区经济林果等,烤烟和畜牧业是全镇的两大支柱产业。年内,全镇实现农业总产值达2.53亿元,增长10%;粮食总产量1708万公斤,增长2%;农民人均有粮725公斤,增长11%;人均纯收入10868元,增长10%,发展势头良好。

【干部职工】全镇共有行政事业编制77个(其中,行政编制33个,事业编制44个),现有在编在岗干部职工70人(其中,公务员26人,事业人员44人),行政编制缺7人,事业编制满编。在编在岗干部职工中,本科以上学历41人,占58.6%,专科及其以下学历29人,占41.4%;35周岁以下34人,占48.6%,35周岁至45周岁(含)22人,占31.4%,45周岁以上14人,占20%。

镇党委书记:孙荣祥(2021.01~2021.01)

镇党委书记:王成跃(2021.01~2021.12)

镇党委书记:王承慷(2021.12~)

镇人大主席:谭卫星(2021.01~2021.10)

镇人大主席候选人:何达斌(2021.10~2021.12)

代理镇长:朱天禄(2021.01~2021.04)

镇长:朱天禄(2021.04~)

副 书 记:吴杨翠(2021.01~2021.11)

副 书 记:谢雨阳(2021.12~)

纪委书记:付仕彪(~2021.12)

副镇长:马福良(苗,~2021.03)

杨 帅(彝,2021.03~)

程泽勇(~2021.03)

洪 涛(壮,2021.03~)

杜 朋(~2021.12)

项 坤(苗,2021.12~)

武装部长:郑自忠(2021.01~2021.12)

武装部长:杨 兵(苗,2021.12~)

组织委员:刘学娇(女,2021.01~2021.07)

组织委员:庞 皓(彝,2021.07~)

宣传委员:王 芸(女,壮,2021.01~2021.01)

宣传委员:阮金沙(女,2021.01~)

【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在巩固脱贫攻坚成果工作中注重挖掘内生动力,着力强化“两业”扶贫功能,解决脱贫户就业创收和不返贫问题,2021年,我镇安排乡村公益性439人,与脱贫前持平。切实按照“四个不摘”要求,严密动态监测,有效防止返贫,坚决做到传导压力不松动、巩固成效不懈怠、帮扶力量不消减、转变作风不动摇。通过镇村干部入户调查、群众上报、大数据比对等方式,线上线下双向发力,形成“政府找”和“找政府”合力,认真分析研判返贫致贫风险,落实帮扶措施,做好脱贫不稳定户、边缘易致贫户、突发严重困难户“三类人员”网格化监测帮扶工作,确保所有监测对象及时得到有效帮扶、及时消除返贫致贫风险。2021年,全镇共有监测对象247户967人(其中脱贫不稳定户61户243人、边缘易致贫户166户665人、突发严重困难户20户59人),均已结合实际制定落实帮扶措施。

【农 业】2021年全镇紧紧围绕“藏粮于地、藏粮于技”战略,巩固提升粮食产能,确保粮食安全,推进农业可持续发展,狠抓各项科技措施落实,努力打牢粮食生产安全攻坚战。全年完成小春作物总播种面积完成24350亩,其中:粮豆作物9400亩,油料作物8600亩,其他作物6350亩。完成大春作物总播种面积84647亩,其中:粮豆作物51484亩,经济作物28963亩,其他作物完成4200亩。完成晚秋作物总播种面积13724亩,其中:秋玉米1205亩,秋薯类2012亩,秋大豆6932亩,秋杂粮3575亩。完成高标准农田建设面积1673亩,发放实际种粮农民一次性补贴40258.58亩,其中发放稻谷补贴面积7176.8亩,发放耕地地力保护补贴18855亩,发放地力补贴21.67万元;完成秸秆还田3000亩;配合农户做好政策性农业保险,完成政策性农业保险投保面积3386.6亩,其中水稻投保面积289.4亩,玉米投保面积1514.7亩,油菜投保面积139.5亩,甘蔗投保面积1443亩。

【林业】根据森林防火的严峻形势,成立了镇森林防火工作领导小组,镇机关成立40人的应急扑火队,根据我镇山林分布情况和地理位置,各村委会成立30人的义务扑火队,各自然村成立20人的义务扑火队,并要求队员手机保持24小时畅通,保证呼之能来,来之能战,战之能胜。扑火队伍,由16-50岁以下的健康男同志组成,加大了对森林防火工作的力度。全年共审批商品材357份,蓄积8708.29.9m³,出材6412.05m³;零星林木329份,蓄积2443.2m³,出材1833.25m³;自用材2份,蓄积21m³,出材14m³。从防治宣传入手,狠抓森林病虫害防治,2021年完成森林病虫害防治农药喷洒面积200余亩,完成枯死松树清理330株。继续加大对野生动物保护的宣传工作,在明显地方悬挂布标,发放宣传画,粘贴宣传标语,年内,我镇内无乱捕、乱杀野生动物现象发生。建立和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面停止天然林商业性采伐,并建立和完善天然林保护制度,推进生态文明建设,全镇共32589亩,其中集体:22348.3亩,个人10251.7亩(共2082户),资金32.59万元。完成2021年度省级公益林修编工作,新核实仁和镇省级公益林面积13634亩,落实到个人3100亩,集体10534亩。

【畜牧业】按照“政府保密度、业务部门保质量”的要求,以整村推进方式结合生猪“321”免疫技术圆满完成春秋两防工作。全年累计免疫注射家畜26239头、家禽87000羽,实现牲畜口蹄疫、高致病性流感、高致病性猪蓝耳病、猪瘟、鸡新城疫五种强制性免疫密度达应免数的100%。全年生猪存栏18027头,肥猪出栏20032头,大牲畜存栏14300头,出栏肉牛4195头,家禽存栏118024只,出栏188985只,肉蛋产量达2439.3吨,其中肉类产量2424吨,禽蛋产量13.5吨,畜牧业生产总值达10576万元。完成产地检疫猪22387头,牛362头,屠宰检疫1158头,无害化处理病猪2头。对规模养殖场监督检查养殖场40余次,均无使用违禁兽药、添加剂的情况。加强动物防疫合作社的监督管理,严查防疫员动物标识和档案管理违法违规行为20余次,查处违法违规防疫员1名。认真抓好非洲猪瘟防控的各项工作,严格落实好非洲猪瘟的疫情排查工作,通过发放宣传资料、案例剖析、以会代训等方式动员群众力量参与群防群控,筑牢非洲猪瘟防线,营造了良好的疫情防控氛围。

【基础设施建设】为满足人民群众的生产发展需要和美丽村庄的建设要求,先后组织实施仁和镇大嘎吉村砂仁连片种植区域灌溉水利设施、仁和镇老格木村委会小木厂太阳能路灯安装、仁和镇沙坝村委会白石岩上下组太阳能路灯安装,资金来源为中央和省级彩票公益金,总投资60余万元,均已完成建设和验收工作,目前已投入使用;继续加强东西部协作发展的紧密交流,成功申报上海市虹口区对口支援项目、上海虹口村企结对帮扶等项目建设,总投资700余万元,用于仁和镇河边水库自然能提水工程,旨在解决仁和镇高海拔地区生产生活用水困难问题,提升农民群众的居住环境和生活质量,促进社会和谐稳定,有效推进乡村振兴产业兴旺、群众生活富裕的战略目标,目前上海虹口村企结对帮扶项目已验收完毕。

【产业发展】积极引导各村合理规划发展特色产业,有效带动了全镇经济健康平稳发展,以烤烟、砂仁、草果、甘蔗等为主导的种植产业初具规模,发展甘蔗种植1717亩、砂仁8340亩、草果4500亩、李子6690亩、刺梨2255亩、红心柚1206亩、猕猴桃650亩、柠檬350亩,全镇产业发展势头强劲,开启了从小到大、从粗到精新篇章。探索推行“党组织+合作社+农户”的发展模式,先后成立了5个专业合作社,提高了产业的规模化、组织化,确保砂仁、甘蔗、李子等产业的健康发展,充分发挥了特色产业扶贫带动作用。

【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我镇始终把人民群众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放在首位,全面落实网格化防控管理体系,坚决扛起疫情防控重大政治责任,全力守好我镇疫情防控防线。严格落实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措施,强化中高风险地区返马人员和“三非人员”的排查管控,已将中高风险地区返马人员27人和“三非人员”608人纳入严密管控。截至2021年底仁和镇共接种47694剂次,其中第一剂接种18421剂次,第二剂接种17461剂次,第三剂接种11812剂次,确保疫苗应种尽种。跨境违法犯罪打击成效显著,2021年累计查获非法入境越南人16人,遣送16人;查获走私案件28起,其中:活体牛73头、活体猪16头、药材350公斤、稻谷2000公斤、蜂箱8箱、谷种11袋、农药2袋、越南化妆品142盒,查扣涉案车辆7辆,抓获违法犯罪嫌疑人14人,涉案总价值77.84万元。严格按照要求,持续做好重点场所疫情防控常态化工作,同时,强化党政军警民“五位一体”防控体系建设,健全联防联控、群防群控机制,结合疫情发展态势和边境管控特点,巩固大嘎吉警务卡点力量,新建成咪湖、四丫田、吗果、下干田等四个三级联防所,认真落实“五个管住、六个立即、一个及时”,强化重点地段管控,卡点工作人员严格执行24小时值班制度,加强巡逻并完善工作台账,筑牢坚不可摧的疫情安全防线。2021年全镇无境外输入病例、无确诊病例、无疑似病例和无症状感染者。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构建三级网格联动机制,由主要领导担任一级网格长,全镇共有一级网格13个,二级网格153个,三级网格713个,构建了横向到边、纵向到底的主体责任链,切实推进人居环境整治提升。一是开展“争先进位”评比促卫生整治常态化。在全镇范围内每月开展“争先进位”卫生评比考核工作,进一步抓好13个行政村驻地自然村人居环境卫生、各办、中心(站、所)的办公环境及驻仁单位环境卫生整治,做到“一月一排名一通报”,形成问题清单反馈到各责任单位,并督促落实整改。二是“征信卡管理”+“村规民约”引导群众参与卫生整治。将卫生达标纳入征信卡管理,由驻村工作队、村委会、村小组成立测评组,每月月底开展卫生考核评比,目前全镇共发放征信卡9500余张;修订完善184个村小组的村规民约,要求群众积极参与各项爱国卫生和环境整治工作,持续落实爱国卫生大扫除制度,进一步形成人人治理、人人共享新局面。三是建立卫生保洁机制保障集镇卫生。31名公益岗位人员分成6个小组对6个片区路段每天进行全天候卫生保洁,同时对“门前三包”落实不到位的住户、随手扔垃圾的行人进行监督劝导,通过这一有效举措,集镇卫生面貌得到显著提升。四是组建街道管理巡逻队抓牢集市整治。为做好“管集市”专项行动,每天安排专职人员对集市违规违制现象进行管理,重点整治车辆乱停乱放、摊点乱摆乱设现象;同时,抽调机关单位干部职工成立了两个工作专班,于每周日即赶集日轮流开展集市重点整治行动,积极构建良好的市场环境。五是常态化督查检查助推环境卫生再上新台阶。建立卫生督查检查工作机制,坚决贯彻发现问题、立即反馈、立即整改原则,抓实卫生常态化管理,定期或不定期开展卫生督查检查;针对上级督查发现的问题,在立行立改的基础上,举一反三查找存在的类似问题一并整改,确保人居环境整治突出实效。六是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厕所改造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的重中之重,我镇坚持“小厕所、大民生”的指导思想,按照尊重农民意愿、应改尽改的工作目标,有力有序推进农村“厕所革命”,排查数为7231户,已完成立行立改问题整改,2021年改造公厕2座,集镇旱厕192座,农村户厕92座,兑付资金92户13.8万元。

【生态文明建设】坚持实施可持续发展战略,逐步构建生态发展体系和绿色经济发展体系,构筑特色鲜明的现代文旅避暑康养小镇,珍惜大自然赋予的秀美风貌和独特环境资源,充分利用岩脚村桐子园兰花种植、茭瓜塘盆景种植等资源,建设规模化兰花及盆景种植基地,结合乡村振兴示范村及美丽乡村建设,打造乡村旅游重点村,强化自然生态保护,努力实现经济、社会、环境的协调发展,生态环境也得到了应有的保护和改善,常年空气质量优良天数占有效天数的99%以上,森林覆盖率达55.54%。

【社会事业】始终坚持“以人为本、为民解困、为民服务”的工作理念,认真落实有关工作会议精神,紧紧围绕中心工作和具体业务工作,及时完成各项工作任务,为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最需要帮助的困难群众排忧解难。全年支付养老保险待遇721.02万元,报销医疗费用2692.36万元,有农村低保2415户,3944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138.22万元,城市低保205人,全年累计发放资金115.19万元。有特困供养人员103户109人,累计发放特困供养资金119.44万元,2021年新增特困人员8人,因死亡及条件不符清退4人,符合纳入的及时纳入,不符合享受的及时清退。有780人领取高龄津贴,发放高龄津贴66.2万元,有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40人,累计发放孤儿及事实无人抚养儿童补助资金50.62万元,有929人享受困难残疾人生活补贴,累计发放补贴金额79.7万元,298人享受重度残疾人护理补贴,累计发放金额27.03万元。

【教 育】坚持以德育为核心,教学为中心,安全为重心,发展学生个性特长,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充分发挥各功能室作用,帮助学生树立“知识改变命运,学习成就未来”的学习理念,强化师资队伍建设,提升教师业务水平。全面落实困难家庭学生教育资助政策,建档立卡贫困户在校生全部得到资助,坚决杜绝因贫失学现象发生。加大教育扶贫力度,2021年精准资助贫困家庭学生386名,发放教育扶持和雨露计划资金81.6万元,2021年内全镇有初中学生963人,小学学生3342人,小学阶段适龄儿童入学率为103.6%,初中阶段入学率为107.75%。

【安全生产】全面落实安全生产“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制度。严格落实“三个必须”,成立工作领导小组,层层签订安全生产目标责任书,做到责任实,职责清,层层压实安全生产责任。2021年以来对全镇机动车辆进行全面摸排,共处理交通违法行为30余起,教育违法人员40余人,对危险路段更换和增设安全警示牌7处;对辖区内重点烟花爆竹经营户、出租房、超市、宾馆、学校、网吧、三合一及多合一场所和人员密集场所进行安全检查,共排查有关场所77余个,发现安全隐患51条,已全部督促整改;在各水库、坝塘沿岸增设永久性安全警示6处,对非煤矿山、电站、道路交通、建筑施工等重点行业领域进行安全生产大检查10余次,发现存在安全台账不规范、工人未佩戴防尘口罩等问题,已责令整改完毕。

【社会维稳】充分利用“三月法制宣传月”“3.15消费者维权日”“12.4”法制宣传周等活动的有利契机,组织派出所、卫生院、司法所、农业综合服务中心等单位开展集中性宣传。2021年共发放宣传资料6000余份,受教育人数达12000余人次,共组织排查各类矛盾纠纷11次,排查出各类矛盾纠纷116件,调处成功116件,调处成功率100%,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进一步规范社区矫正工作,深入落实《社区矫正实施办法》,由司法所牵头组织13名矫正对象进行集中学习11次,由派出所牵头组织矫正对象参加义务劳动11次,针对103名不同类型的帮教对象,采取一般和重点的工作方法进行帮助教育,103名安置帮教对象无一人再次违法犯罪。

【党组织建设】全镇共有党的基层组织69个,其中党委1个,党总支13个,党支部55个(镇属机关、事业单位党支部5个,行政村下辖农村党支部50个),党员940名。其中:女党员165名,少数民族党员393名,35岁及以下党员195名,大专以上学历党员167名,预备党员17名。2021年,组织镇党政领导班子、干部职工就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各次全会精神及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等集中学习30次,撰写心得体会60余篇,压实书记抓党建工作责任,推进“三会一课”、主题党日和民主评议党员等组织生活常态化,结合庆祝建党100周年,做好“光荣在党50年”纪念勋章信息核对,向71名老党员同志发放勋章,组织全镇党员认真学习党的历史、摘抄读书笔记、撰写心得体会、交流学习研讨、开展党史测试,让党史学习入脑入心。扎实开展“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推动党员干部积极为群众办实事、解难题、排民忧,共梳理并解决实事项目清单12项93件。

关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