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概述】 夹寒箐镇位于马关县东南部,镇人民政府驻地距县城22公里,东接都龙镇,南连金厂镇、小坝子镇,西邻仁和镇,北靠马白镇。辖11个村民委员会、145个自然村、206个村民小组,共 9305户42196人,有苗、壮、汉、彝、傣、白、蒙古、回等11种民族,其中少数民族人口33173人,占总人口的78.6%;农业人口39630人,占总人口的93.9%。全镇国土面积252.27平方千米,拥有耕地50036亩,林地17.63万亩,荒山荒坡面积2.3万亩,水域面积646亩。全镇大部分地貌为高山、中山、河谷相间区,山区面积占国土总面积的82%,半山区面积占16%。境内最高海拔1970米,最低海拔322米,平均海拔1400米,属亚热带混合型山地季风气候。年平均气温17℃,年降雨量1200毫米,全年无霜期323天。粮食主产玉米、水稻,占粮食总产量的80%。经济作物有万寿菊、油菜、三七、烤烟、茶叶、甘蔗、香蕉等,达布斯、瓦子山等地种植茶树4000余亩,因具有得天独厚的光照、温差、湿度等自然优势,茶叶茶色翠绿、味浓清醇,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醒眩安神等作用,市场前景较好。全镇森林覆盖率达40.2%,其中用材林主要有杉木、东瓜树等,经济林果主要有茶叶、八角、砂仁、草果、柑橘、核桃、石斛等。矿产资源有铜、铅、锌等,以铅储藏量最大,初步探明蕴藏量1万吨。全镇共有工矿企业13家,马关工业园区达号片区坐落于通寺村委会和水碓房村委会辖区内,已初步形成以锌锡铟为主的精深加工基地。2015年全镇农村经济总收入2.74亿元,增长14.6%,实现粮食总产量2090.7万公斤,增长2.36%,农民人均有粮365公斤,增长2%;农民人均纯收入达到4950元,增长12%。
经济和社会发展的总体要求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和考察云南重要讲话精神,以科学发展和谐发展跨越发展为主题,以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为主线,以“三农”发展大规划为蓝图,以推进“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和抵押融资工作为抓手,以改善民生为根本,突出夯实基础、项目建设、产业发展、改善民生、生态文明五个重点,奋力推动全镇经济社会实现新跨越新发展。
【干部职工】 2015年末,全镇有在岗干部职工83人,其中少数民族40人占48.2%,大专以上文化教育程度68人占81.9%,女职工35人占42.2%。
【农业】 坚持把加快调整农业产业结构作为推动农村经济社会稳步发展的重要举措,全面贯彻落实各项强农惠农政策,加大财政支农力度,推广良种良法等科学种植技术,积极发展现代农业,有效促进农业增效、农村发展、农民增收。年内完成农作物总播种面积155247亩,共完成粮豆作物播种102159亩,优质粮油推广68500 亩,“两杂”推广45000亩,旱地地膜覆盖12300亩,规范化种植21000亩,土肥推广82900亩。完成病虫草鼠综合防治218050亩,建立农作物高产示范样板7个,其中玉米万亩高产示范创建中心样板1个200亩,优质水稻丰产示范样板1个50亩,水稻混栽丰产示范样板1个100亩;农作物间套种:生姜间种玉米示范样板1个216亩,陆稻间套种杂交玉米50亩,蔬菜丰产样板1个200亩,冬玉米丰产示范样板1个50亩。
【林业】 结合集体林权制度改革、退耕还林和中低产林地改造等政策的实施,兑现退耕还林补贴13.3万元,完成八角补植124亩,茶叶补植105亩。完成48572亩生态公益林资金补偿兑现工作,完成义务植树80000株,森林覆盖率达40.2%。石漠化综合治理力度加大,强化自然保护区和4.9万亩公益林管护。大力实施退耕还林、封山育林、人工造林等重点生态工程建设,加强重点区域污染治理,推进重点领域、重点行业、重点企业的节能减排工作,倡导文明低碳生产、生活方式,加快构建资源节约型和环境友好型社会。
【畜牧业】 增强防治工作保障,通过典型引导、科技扶持和投入,加大流通领域和市场监管力度,坚决杜绝病畜上市流通,全镇畜牧业稳步健康发展,全镇实现畜牧业总产值7970万元,同比增长7.1%。年内共完成生猪存栏4.23万头,出栏5.24万头;完成大牲畜存栏1.72万头,牛出栏3249头;完成家禽存栏16.31万只,出栏20.19万只;完成山羊存栏222头,出栏130头。利用现有的品种改良网络体系,实现牛冻精改良2725头。开展科技培训145期9319人次,比上年增长4.3%。全镇肉牛养殖合作社达12个,重点养殖户2个。
【工业】 全面落实工业发展政策,切实优化工业发展环境,马关云铜锌业有限公司年产10万吨锌60吨铟搅拌站、加油站、搬迁点、云铜公司围墙等项目征地拆迁工作总体进展顺利。积极协调企业生产与周边村寨群众生产生活矛盾,不断改善企群关系,推动工业园区与周边村寨和谐发展;争取工业反哺农业资金150万元用于工业园区周边农村基础设施建设,工业反哺农业效果逐步显现;积极配合县委、县人民政府推进矿产资源“两整一提高”专项工作,全镇矿业秩序有所好转。
【基础设施】 以“美丽乡村”建设为平台,以扶贫项目建设为支撑,以群众最关心的基础设施建设为切入点,全力推进“美丽乡村”建设。农村道路建设速度加快,新堡寨、老寨、坝甲、么龙4条通村公路已建设完毕,尖山冲头、牛马榔一组、光坎小光界和落水洞4个村小组完成村内道路硬化,夹寒箐锡厂、尖山行政村“整村推进”项目通过县级验收;产业基础设施持续改善,总投资1940余万元建设11条总里程达65.3公里的弹石路、3条总长7.5公里的三面光沟渠、3间村组活动室及卫生公厕;完成上水头“兴边富民”项目和水碓房铅厂一、二组民族示范村建设,完成农村危房改造216户;水利基础设施建设加快,夹寒箐水库顺利开工,完成130口“爱心水窖”建设,尖山、瓦子山、竜拉、漫江、中寨、新堡寨小学、老寨小学等11件安全饮水工程已顺利完工,解决2500名群众饮水难问题;新堡寨和达布斯2处科技活动室相继建成并投入使用,实施水碓房三家、夹寒箐街上一组和大寨等5间活动室及配套设施建设。
【精准扶贫】 紧紧咬定2018年如期脱贫目标,启动并实施“挂包帮、转走访”工作,完成全镇6个贫困村委会,3841户14248贫困人口的建档立卡,实现精准识别;水碓房十二道河、新堡寨中寨和半坡、老寨偏岩3个地质灾害点搬迁工作有序开展,共有省州县及干部职工705名与全镇3841户14248人开展干部结对帮扶工作,整合新农村建设工作队、第一书记、大学生村官等工作力量,组建驻村扶贫工作队11支,实现“挂包帮、转走访”和驻村工作队全覆盖。
【“三权三证”】 扎实开展“三权三证”确权颁证和抵押融资工作,农村产权制度改革进一步深化,农村发展活动进一步增强。共办理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补(换)发证8051本,完成确权颁证率98.1%,土地流转611户2423.6亩;确权农村宅基地使用权8472户,颁证7935户;应确权农村居民房屋所用权8611户,开展外业测绘7141户;确权林权面积13.3万亩,确权宗数2.5万宗,确权户数8676户,发放林权证651本。累计发放“三权三证”抵押贷款2622万元。
【特色产业】 夯实农村发展基础,加大农村产业培育力度,紧紧围绕“调结构、抓特色、增效益”的思路,因地制宜,调整产业结构,优化品种结构,坚持走“公司+基地+农户”的路子,把发展烤烟、香蕉、蔗糖产业作为调整农业产业结构、加快热区经济开发、促进农民增收的重要产业来抓,加快特色产业稳步发展。年内种植烤烟3163余亩,收购烤烟9000担,实现烟农收入130余万元;种植甘蔗4000亩,实现蔗农收入960万元;新植草果面积1000亩,发展香蕉种植3000余亩,发展三七、石斛、重楼等药材产业2524亩。
【农民专业合作社】 加快农业产业化步伐,把发展农民专业经济组织作为农业科技推广、提高农业规模化水平、增加农民收入的重要举措,认真贯彻落实产业扶持发展政策,积极引导群众因地制宜,组建农民专业合作社。年内创办农民专业合作社8个,提升改造1个,目前全镇农民专业合作社达到32个,参社农户达1920户。肉牛产业发展成效明显,畜牧业总产值7970万元,同比增长7.1%。巴西菇种植作为一种新型特色种植业进驻我镇,年内成立巴西菇种植合作社2个,种植大棚达到60余个以上。
【文化】 文化惠民工程深入推进,实施夹寒箐镇坝甲、光坎等6个“七彩云南”全民健身工程项目,“村村通”、“户户通”工程深入推进,广播电视基本实现全覆盖,有效解决群众看电视、听广播难问题。年内成功举办“倡文明、树新风”大型广场舞比赛及文艺汇演,马关县“百姓明星”夹寒箐片区评选活动圆满落幕;道德讲堂、善行义举榜活动顺利开展,精神文明建设取得成效,菠萝坪村小组获评为省级文明村。
【教育】 全面落实农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划拨中小学寄宿生生活补助资金326.6万元和营养改善计划补助资金236.9万元,发放免费教科书6067套,完成尖山小学食堂、通寺小学食堂、么所小学教学综合楼、牛龙山小学食堂综合楼4个校舍建设任务,年内新建中心小学食堂综合楼2741.58平方米,实施“雨露计划”补贴困难学生26人4.05万元。
【医疗卫生】 国家基本公共卫生服务覆盖全镇11个村委会,开展了妇幼健康计划、重性精神病筛查与治疗和“光明工程”、居民健康档案等13项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禁毒防艾、爱国卫生、防疫保健等工作,疾病防控、医疗服务、妇幼保健、卫生监督得到进一步加强。争取100万元新建达布斯、么龙等5个村级卫生室建设项目。年内参与新农合人数累计达39086人、参合率达98.6%,参保人数达23452人、参保率达104.6%,累计补偿金额149万余元,发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52万元,民生保障力度不断加大。
【科技】 加大农村科普宣传力度,努力提升科技服务水平,提高群众科技意识。年内,在州、县等科技部门的引导和支持下,为11个村委会下派了10名科技指导员,开展农村科技培训82期,培训人次14075人,完成农业科技推广种植农作物10余万亩,实现农村良种畜禽推广2.67万头。积极开展农机技术培训及安全宣传工作,年内共完成农机培训10期次,与农户签订责任书331份,签证率100%。
【人口和计划生育】 认真贯彻落实国家计划生育政策,出生人口素质明显提高,年内出生人口552人,人口出生率控制在6.6‰以内,办理一孩生育证49本、二孩生育证134本,流动人口婚育证明17本。全镇已婚育龄妇女8344人,已采取长效节育措施6316人,优选节育率达77.6%。完成孕前优生健康检查项目362户,发放叶酸片3246瓶,共兑现各类计生惠民资金13.76万元,创建村民自治村委会11个、诚信计生205个村组。
【社会保障】 认真落实低收入群众认定工作和各项社会救助政策,社会保障能力不断增强,各类社会保险参保人数达23452人次,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参保率达104.6%。年内共发放新型农村养老保险452万元、医疗救助等各类救助金187.34万元,发放城乡最低生活保障金1594.01万元,发放优抚金、五保户等各类补助207.7万元,困难群众和弱势群体的生产生活得到有效保障。转移就业工作成效明显,累计实现劳务输出1570人次,实现劳务收入3900万元。
【民族团结工作】 按照“共同团结奋斗,共同繁荣发展”的民族工作主题,紧紧围绕“依法管理、保护合法、制止和打击非法、引导宗教与社会主义社会相适应”的民族宗教工作思路,牢牢抓住加快少数民族经济发展的任务,切实巩固和发展平等、团结、互助、和谐的社会主义民族关系,确保了民族宗教工作的顺利开展。完善民族宗教工作目标管理责任制,与全镇11个村委会分别签定责任书,将民族宗教团结稳定工作列为目标责任考核的一项重要内容加以落实。
【民主法制】 圆满完成“六五”普法任务,群众法制观念不断增强。强化社会治安综合治理,加强禁毒和防治艾滋病工作,全力开展打击“两抢一盗” 暴力行为及各类违法犯罪活动,社会治安防控体系逐步健全。加强矛盾纠纷排查化解力度,积极调处园区周边企群矛盾,努力构建企群和谐关系,抽调3名工作人员专职配合县级部门开展达号工业园区的征地拆迁工作。年内新排查出矛盾纠纷21起,调处化解21起,涉及209人,调解率100%,调解成功率98%以上,“平安夹寒箐”创建成果进一步巩固。
【安全生产】 认真落实“党政同责、一岗双责”工作责任制,不断完善安全生产监管体系,定期不定期深入企业、矿山等重点安全领域进行安全大检查。切实抓好道路交通安全检查,签订安全责任书800余份。年内共召开安全生产培训会8次,开展消防安全、地质灾害、防震演练12次,安全大检查5次,共出动检查人员366余人次,发现安全隐患69处,下发限期整改指令46份,整治违规车辆38辆,全镇安全生产形势稳定,人民安居乐业。
【集镇建设】 以建设“宜居夹寒箐”为目标,切实加大集镇建设和管理力度。完成《马关县夹寒箐镇2014—2030年总体规划》编制,以开展“美丽马关.清洁城乡”环境综合整治活动为契机,全面加强城乡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力度,引导以村民自治形式制定卫生环境公约,年内共配备了一辆垃圾清运车和6组垃圾收集箱,开展集镇综合整治行动,全面整治乱占乱建、乱停乱放、占道经营等突出问题,集镇“脏乱差”现象明显改观,集镇“一水两污”工程前期工作稳步推进。
【党组织建设】 始终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主题,巩固党的群众路线教育实践成果,准确把握形势,抢抓历史机遇,狠抓措施落实,党的各项工作顺利开展。深入开展“三严三实”和“忠诚干净担当”专题教育实践活动,查摆出班子“不严不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13条,班子成员个人“不严不实”方面存在的突出问题66条;召开了专题民主生活会,会上共提出相互批评意见272条。围绕省委“8433”服务型党组织建设工作目标,书记抓党建责任全面落实,镇、村两级为民服务平台年内共为群众办理各类事项89件,成功化解基层矛盾纠纷182起,发放“红色信贷”资金396.5万元,带动农户60余户增收50余万元。2015年末,全镇有党委3个(其中村党委2个)、村党总支9个、党支部45个,其中:农村党支部38个、机关党支部4个、学校党支部2个、离退休干部党支部1个。现有党员1126人,其中农村党员926人,妇女党员198人,少数民族党员816人,预备党员39人。(袁思竹)